English

国内学生用品呼唤变革

1999-12-15 来源:生活时报 张宏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 张宏) 现今,只要随便打开一个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的书包,你就会发现里面几乎少不了日本、韩国等国的“舶来品”,像史诺比的笔袋;西瓜太郎的尺子与橡皮;米老鼠的本子等等。

面对如此,我们不禁惊呼:我们自己国内的文具在哪里呢?中国有3.18亿的学生,这是个多么庞大和诱人的市场,可为什么占尽风流的是外国产品,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用中国的文具呢?

对此,一位中学生的话代表了中国孩子的心声,他说,“国内的文具样子太老土了,都90年代了,那笔记本还是爸妈那个年代的样子,纸又黄。广州那边的本子还可以,但样子不好看。外国的文具贵是贵点儿,但是好看,好用而且卡通人物米奇、史诺比、樱桃小丸子都是我们喜欢的,谁会不买呢?”

一位商场的售货员也说:外国的文具比国内卖得好,那些小孩都不认国内的。

面对国内文具的备受冷落,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的韩忠仁经理说,国内文具的开发创新速度确实比国外慢很多,像国外卡通片上映同时就会推出一系列相应文具,这一点国内是比不上的,而且本土卡通形象号召力也太小。另外国内文具的产品制作过程的机械化和程度偏低,而且有些环节还停留在人工操作的水平上。这些都是国内文具滞后于国外的原因。

不过,由于国内文具厂商已认识到了市场的竞争压力,已开始注重文具向外形美观、实用方面转化,力图重振国内文具的往日雄风,但韩经理说,这仍需一段时间,如果不彻底改变文具制作与管理的死板模式,不重视市场的弊端的话,收复失地还只是空谈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给基层干部学AI点个赞

[值班总编推荐] 【瓷器上的中国色】流光釉彩 千年...

[值班总编推荐] [人民需要这样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